背景
从ctrl C和ctrl V操作习惯了的Windows到初次接触到Linux的那一段时间,我想我理解到了,这世界有时是不求大同的。我从老师教的那十几个命令开始记起走,一大堆的英文介绍和参数刺眼得很,好在夏天本就吵闹,我看上去也还算沉默。直到我帮旁边的女同学删除了她刚配置好的系统,我才算露出了憨厚的笑容。
后来啊,在王老一句“万物皆文件”的点醒下,才算真正入了Linux的门,感谢王老。
这套工具是博主根据日常办公所需写的一套实用的命令,别忘了,万物皆文件哦~
主要包括防止误删的del命令,基于autojump的路径快速切换命令j、jo,基于atyle的自动格式化代码的工具style,以及部署部分git、vi细节。
使用方法
源文件:MyUbuntu
下载命令:
git clone https://gitee.com/JanChiang97/MyUbuntu.git
安装:以sudo 权限执行
sudo ./install.sh bin
一方面博主懒,没有去单独分离项目,一方面留给了解相关内容的小伙伴做学习交流使用。
作用及参数
del
用法:
del [file(s)] //删除文件,将在回收站目录~/.tmp/trashcan/下做临时存储。
del -b //撤销上一次删除。
del -s [keyword] //列举或搜索回收站下的内容,显示回收站空间。
del -c //清空回收站
细节说明:
原理是将文件移动到回收站,所以不存在多余的读写,并且如果不跨盘符,执行速度都是秒级。
默认设置回收站最大空间为100G或100次删除记录,超过该大小或记录将自动在后台清空回收站。
支持sudo执行,不过注意sudo与普通用户执行,回收站位置不一致,使用撤销删除时也应当使用sudo,并且不推荐使用sudo。
j、jump、jo
用法:
j [dir or keyword] //跳转到曾经进入过的目录(最大条目上限2000条),支持关键字模糊目录名,目录名相同或具有相同模糊关键字则进入权重大的目录,权重详见autojump。
jump [dir or keyword] //等同j。
jo [dir or keyword] //跳转到曾经进入过的目录(最大条目上限2000条)并在文件管理器中打开该目录,支持关键字模糊目录名,目录名相同或具有相同模糊关键字则进入并打开权重大的目录,权重详见autojump。
细节说明:
该命令从zsh中autojump插件中提取出来。并非原创,可使用j -h查看autojump详情。
style
用法:
style [file(s).c] //格式化代码,仅支持C,可自行修改--mode参数
细节说明:
原代码:style.c
#include<stdio.h> #include<stdlib.h> void function(const char *p){printf("p:%s",p);} int main(void){char *q=NULL;int flag=1;q=(char*)malloc(1024);sprintf(q,"welecome to jan97!\n");if(f lag){function(q);}free(q);return 0;}
执行:style style.c后
其他内容:
配置了git以及vi常用的配置,代码在./install.sh文件set_git与set_vim函数中,可按需修改;
收束
欢迎大家提出指正,以及分享自己使用的工具。
从始至终,都只有冰冷的键盘和鼠标陪我学习Linux了。
此项目会持续更新,欢迎提出 bug。目前 vim 配置大改,支持 cscope,详细信息自行搜索了解并参阅.vimrc 自行配置取舍。如若不适应,请手动将用户目录备份文件.vimrc.bak和.vim.bak还原